走进逸夫博物馆,迎面即可看到四个明亮的展柜静静伫立在大厅中央。原来,嫦娥五号落月取土的功臣之一——模拟月壤,正在逸夫博物馆展出,为广大观众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低钛模拟月壤
月球陨石、火星陨石
模拟火星壤、阿连德陨石、曼桂陨石等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本次月球探测器计划将首次实现从月球的采样返回,把月壤等宝贵样品带回地球,有望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校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肖龙教授作为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飞控专家组成员参与此次计划。
月面采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研制出与实际月壤性质相似的模拟月壤,以确保钻取工程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肖龙教授(前)在讲解嫦娥五号着陆区地质地貌
为保障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的顺利实施,肖龙教授团队基于美国和前苏联月球返回样品性质的调研和嫦娥五号预选着陆区地质特征、月壤性质等研究,结合不同的试验目的,研制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模拟月壤,包括月海低钛模拟月壤、月海高钛模拟月壤和低重力型模拟月壤等。肖龙教授团队研制的各类模拟月壤已广泛应用于嫦娥工程试验、月球样品预研究、月面原位资源利用研究中,例如采样机具钻取、抓取和铲取模拟试验,月球车行驶试验,月球样品制备技术和分析测试方法,月面建筑3D打印等,有力支持了嫦娥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及后续任务的开展。
逸夫博物馆李富强(右)、隋吉祥在研究布展方案
21世纪是人类走向太空的世纪。普及天文知识是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时代需求。为从科学角度满足公众对于国家探月工程的求知欲,普及天文学知识,地大逸夫博物馆在肖龙教授及行星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策划了《九天揽月.筑梦苍穹——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重点展示系列模拟月壤,同时陈列珍贵的月球陨石、火星陨石、揭示太阳系原始成分的奥尔盖碳质球粒陨石模拟样品、协助NASA勘探任务的Orbi Tech模拟火星壤、墨西哥奇瓦瓦州上空坠落的阿连德陨石、2018年6月降落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曼桂陨石等,拉近公众与月球的距离。
据悉,本次展览从12月7日持续到12月22日,观众可通过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惠游武汉平台免费预约参观。(通讯员徐燕 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