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星际空间、了解地球深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可以将人类送到距离地球三十万公里外的月球,但是我们无法让人类深入地下三十公里。”2月5日,我校胡祥云教授在“地球科学大讲坛”第二期线上课堂开讲,他以《地球深部之旅:地球物理探测》为题,带领同学们从“上天“到”入地”,开启地球内部的探秘之旅。至此,“地球科学大讲坛”第二期圆满结束。
继1月12日莫宣学院士为“地球科学大讲坛”第二期首讲《探寻世界屋脊的奥秘》,1月15日肖龙教授讲授《九天揽月梦成真,继往开来摘星辰——揭秘嫦娥五号的故事》后,1月19日王根厚教授以《青藏高原自然文化—山脉与冰川及其相关文化》为题,从山脉文化概况、青藏高原山脉与冰川及文化两大部分,讲述了自然文化是一切文化根源的含义。1月22日,章军锋教授以《从地震物理机制谈地震为什么很难被预测预报》为题,介绍了地震活动的宏观表现、地震成因的物理模型、俯冲带浅-中-深源地震活动、俯冲带地质成因物理机制等。1月26日,黄文辉教授以《地球环境演化和人类永久生存要素的关系与思考》为题,讲授了地球的演化、生命的演化、人类与地球的关系。1月29日,蒋少涌教授以《紧缺战略矿产资源》为题,概述了“矿产资源”“战略性矿产”“关键金属矿产”,以及关键金属成矿的基本特征和关键金属矿床的主要类型,让同学们了解了紧缺战略矿产的价值和重要性。2月2日,吴怀春教授以《地球演化的“时间表”》为题,讲述了有关地球演化时间的含义、对地球演化时间的认识、设定地球演化时间表的主要方法和重大地质事件时间精度刻画的研究事例。
能在寒假期间突破地域限制,享受干货满满的课程“大餐”,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珠宝学院的王可晗同学说:“探索地球、揭示地球的奥秘,不仅是在寻求理论的突破,也是发掘地球潜力的过程,通过物理方法,寻找深埋地表之下的丰富资源,是地质工作者永远的课题。”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张钊铭同学说:“这次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生态、爱护地球。”环境学院的凌翊钦同学说:“作为地大学子,我们要认真学习地球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保护地球贡献我们的力量。”
“地球科学大讲坛”线上课堂源于2020年疫情期间,为共“课”时艰,引导青年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提高生态知识素养,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校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优势学科和教学资源,开展了第一期线上课堂。课程于2020年3月21日云端首播,贯穿2020年春季学期,由两所高校的14名院士、教学名师授课,逾46万人在线观看,实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广受师生好评。2021年寒假期间,为了让身处各地的学生借助网络走进大师课堂,享受课程“大餐”,学校继续推出第二期线上课堂,由两校院士、教学名师等8位教授按专题授课,截至目前,线上参与人数超过56万。(通讯员熊思沂 曾希)
链接:“地球科学大讲坛”授课专题内容、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