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扬帆入海 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发布时间:2020-06-28发布者:刘妍慧浏览次数:

 地大新闻网讯(学生记者孙一丹 武亚琼 孔思栋 张雨禧 叶浩然 李沐卿 余越 周雨欣 赵睿思)时光荏苒,站在离别的路口,万般不舍。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到了要分别的时候,回望曾经的几年,你的大学生活有遗憾吗?正值六月毕业季,让我们来了解优秀毕业生的故事,看看他们在大学这片汪洋里奔涌时留下的印记。


  南方: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力量


  南方曾任李四光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61班班长,获得过“聚焦十九大征文比赛”三等奖、学风评选“借阅之星”、地球科学菁英奖学金三等奖等荣誉,目前已保研至武汉大学。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南方密切关注各类相关资讯,当看到当地发布的社区志愿者招募信息时,她立即报名加入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岗位,她说,这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手持表格,做好进出人员及车辆登记;拿起体温枪,关注每一位居民的健康状况;带上志愿者袖章,劝导串门居民返回及进出佩戴口罩……再苦再累,只要保证社区进出人员的安全,为当地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她义无反顾。谈及本次经历,南方说,众多的基层工作人员更加辛苦,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力量。


  南方难掩对地大校园和本科生活的怀念。最为遗憾的是,在这一个特殊的毕业季,她和众多毕业生一样,不能与老师、同学们好好地告别。小小的寝室里,相互陪伴四年的室友们也无法聚齐。她开玩笑说,好在可以把大家P到一起。


  回望在地大学习的四年,最让南方印象深刻的还是挑灯夜战做课程设计的时候。正是这些只有自己知道的时刻,点点滴滴的努力,分分秒秒的积累,才推动着她不断前进。


  对于自己日后的计划,她说:“下一阶段继续读研,好好学习,认真生活。”


  薛纪岩:我想过放弃,但我不甘心


  就读于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2016级本科生薛纪岩,是同学们眼中的学习积极分子。平均学分绩点达到4.19,七门数理课程满分,专业排名第一;他是校第十一期李四光计划成员,曾获全国“创新杯”地球物理竞赛特等奖、刘光鼎地球物理奖学金、“东方杯”勘探地球物理大赛全国三等奖等校级以上荣誉共20项,目前已保送至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薛纪岩从大一入学时便重视学习,将学业放在首要位置。在被问到如何规划时间、安排学习任务时,薛纪岩直言不讳地回答:“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做不到科研、学习、学生工作全部参加。”他保持上课认真听讲,将压力分散在平时,考前几天再将知识整合,三四天就能完成全部复习任务。


  对于竞赛和科研,薛纪岩说:“我的竞赛和科研大部分利用寒暑假去做,比如大二暑假去了测地所学习,大三暑假则边实习边准备竞赛。”准备竞赛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参加“东方杯“比赛时,薛纪岩和队友按照教程操作软件,却总是卡在第一个步骤,当时正处于期末考试时期,学业压力巨大。“我想过放弃,但我不甘心。”凭借着这股不放弃的劲头,薛纪岩和队友决定再抽出一天时间实验,终于顺利地完成了比赛要求,并且在众多竞赛中脱颖而出。


  大学本科期间,薛纪岩养成了善于自学和高度自律的好习惯,他也希望在未来读研期间,能够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参加校园活动,结交不同专业的朋友。


  邵俊琦:把握机遇 从心出发


  就读于地学院地质学专业的邵俊琦,今年已经研究生毕业,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他早早收到了心仪单位的聘请。两次云南野外实习的经历,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就业方向。


  平日里的邵俊琦是个喜欢音乐,热爱生活的大男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邵俊琦就开始接触竹笛,自此,竹笛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能正是因为练习竹笛培养的音乐“细胞”,本科期间,邵俊琦加入了校大学生合唱团,挑战了自己从未尝试过的男高音。他说:“音乐教会我用轻松的方式交流情感,自小学习竹笛的经历,让我在音准、节奏方面有了好的基础,这是我敢挑战男高音的‘底气’。”


  大学四年,邵俊琦两次去云南调研,一次是会泽,一次是勐满,“云南的风景很美,气候宜人,当地人淳朴友善,待人亲切。”每天在山上走七八公里,还需沿途记录地质现象,采集岩石样品。这些在云南实习的日子,艰辛却充满着幸福感。


  在就业季,邵俊琦恰好看到了学校援建的云南滇西应用大学珠宝学院正在招收老师,邵俊琦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很幸运地,他收到了大学的邀请。


  “一切仿佛命运的安排,我决定再次前往这个美丽的地方。”


  郑凯:到西部去,不仅仅是工作


  自动化学院2016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郑凯,现已签约甘肃省嘉峪关市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他曾获大学生支持中心优秀课程辅导志愿者、2018 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2019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省三等奖等荣誉。


  大学四年,郑凯始终过着充实而忙碌的生活,大一时他加入学院的信息部、校团委信调中心以及院辩论队,积极参加辩论比赛和相关文字工作,后来也加入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电子制作协会。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让他认识到动手能力和应用实践的重要性,也助他拿到了电子设计比赛的诸多荣誉。          


  郑凯认为考研可以继续深造,选择就业可以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实践的能力。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保持学习的习惯。他说:“工作本质上是理论指导实践,侧重于应用,这很符合我的兴趣,所以投入工作也挺好。”


  年前,郑凯已经顺利拿到了某知名电器公司的offer,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他的想法。他说:“疫情期间全国各地迅速支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我深深地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触动。“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他心中的愿望。于是,他先后投递简历至特变电工新疆、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等企业,最后他选择了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作为自己未来工作的地方。


  “到西部去,不单单只是去西部工作”,谈及未来,郑凯说,“希望未来能在闲暇时间多去了解西部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瓶颈,在西部多做一些社会型工作,在能力范围之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艾俊:在工作中锤炼成长


  艺术与传媒学院2017级研究生艾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班长,获得过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


  艾俊曾参与百万级项目开发调研,协助建设“义工家”公益服务平台。该平台隶属于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以帮助志愿者和义工更好地组织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出发点,有相应的微信、微博、头条等构成新媒体矩阵。他承担文字撰写、沟通协调以及平台优化等工作。


  公众号必然需要推广,才能增加受众。炎热的夏日里,艾俊和同事们曾在社区、商业街摆摊,进行宣传。小小的帐篷顶不住武汉的高温,他们只能把水洒在地面上来降温。搬运物料、为举办活动奔波沟通、反复确定方案……这些都在无形之中锻炼了艾俊。很多时候,晚上十点他才能回到学校。“苦是有的,但也有收获,能够了解到每一份工作的不容易,也为获得的每一个关注而开心。”


  即将毕业,步入社会。论及求职经验,艾俊强调一个明确的方向极为重要,“虽然说广撒网、多捕鱼没错,但为了求职铺开的面太广,反而会分散自己的精力,过犹不及。”


  目前,艾俊已经收到来自中建三局一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新疆省党委办公厅等单位递出的橄榄枝。但出于对思政工作的爱好,他决定选择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辅导员。


  娄震: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娄震来自数学与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122162班,学分绩点3.41,位居专业前列,担任班长、学园兼职辅导员和学院毕委会负责人。他曾获院士奖学金、服务之星奖学金,获评校级优秀学生、校级百好班长、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等各项荣誉称号以及湖北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等各类学科竞赛奖项。


  大学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娄震回忆起往昔,过去的点点滴滴似镜头变换般,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里。为了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娄震还辅修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统计学,他认为,如果感到迷茫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应该试着走出舒适区,去尝试更多可能。


  娄震十分热心志愿服务活动,大一刚入学便加入了校志愿者协会,之后陆续担任过迎新志愿者、数理文化季志愿者,课程答疑辅导等各类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了西三学园“雷锋月”、“大手拉小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07小时,目前是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大一暑假时,娄震参加了“山中花儿”社团去广西支教,他感叹,“那是我大学四年最难忘的一次暑假。”疫情期间,他与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成立了志愿服务队,针对有需求的医护人员子女开展一对一线上辅导,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医护人员守好大后方。


  毕业后,娄震将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奔赴湖北恩施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他深情地说道:“感谢大学四年在地大收获的成长与感动,我会牢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肩负起地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郑天亮:在学术道路上锐意前行


  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曾获第七届地质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优秀报告三等奖,多次获得校级科技论文报告会二等奖。他是地质调查研究院攻读水文地质学的2016级博士生郑天亮。


  他说,想要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成就,要依靠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学术上的严格训练,也要以兴趣为导向,在枯燥的科研道路上,没有兴趣作为引导很难有新的突破。平日扎根实验室、进行大量文献阅读,为郑天亮的学业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谈及科研中遇到的困难,郑天亮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他的研究方向——地下水中的砷问题其实是一个很成熟的方向,已研究多年,研究内容也在不断的细化。在导师的帮助下,他得以同其他老师的研究方向进行交叉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其中的过程,从而发掘创新的视角。水文地球化学背景的他几乎从零开始学习了地质微生物方向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手段,将二者结合才得以做出满意的成果。


  王焰新院士是郑天亮的博士生导师。他说,王老师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学术思想以及严谨的学术作风;组会讨论中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但是又可以见微知著,将问题展开到另一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些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郑天亮将任职成都理工大学,带着在地大收获的学识与能力,继续在科研道路上锐意创新、不断前行。


  袁佳晨:坚定目标,博出新精彩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袁佳晨,本科阶段平均学分绩点3.98,位列专业第一,获得过2019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双轮竞速项目全国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湖北赛区省级选拔赛二等奖、国家奖学金等奖项,拥有“堤坝巡检机器人地面站系统”软件著作权、并曾以第二作者身份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班级组织委员、文体委员、团支书、071163班班长,这些都是袁佳晨担任过的职务。她出色的处理事务能力赢得了老师、同学的称赞。


  不仅在校内取得傲人成绩,袁佳晨还走到校外,将目光投射于社会建设发展。她利用暑假,参加共享单车企业运营情况的调研,并将相关的调研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信调大赛期间,她所在的团队进行了樱花主题调研,呼吁赏花人们爱护樱花,遵守秩序。军运会期间,她作为志愿者,服务参赛选手。


  未来,袁佳晨将前往墨尔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总结近四年的学习经验,她说:“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有规划,提前制定计划并按时完成。”


  李丁:四年青葱校园,两年飒爽戎装


  2014年9月,李丁满怀憧憬地迈入资源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学习,当班长、管理商业实战俱乐部,大学生活充实且满是乐趣。大三那年,李丁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两年后,李丁重返校园时,眼神已退去稚嫩,绽放出军人光彩。


  这些年,李丁记忆最深刻的是参军入伍那两年,它教会李丁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中国军人使命感。


  服役期间,李丁曾获新兵连铁人五项“小铁人”嘉奖、“乌鲁木齐维稳执勤先进个人”嘉奖、团战斗体能比武第五名、优秀义务兵,参加全师“首届半程马拉松”比武,团队包揽全部冠军,载入团史。退伍复学后,李丁获2018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百生讲坛特等奖、湖北省学知杯特等奖、军运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学习上,他稳扎稳打,用功刻苦,将学分绩点从2.46提升至3.97。校园生活中,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成立国防教育主题宣讲团,保持军人本色,与同学们分享军营故事。                            


  校园四年、部队两年,李丁通过努力使自己活成了想要的样子,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说:“这一段人生征程虽已走完,但还有无数段路在等着我努力奔跑。”目前,李丁已收获心仪企业的工作,下一段人生征程正在向他招手。


  熊灿阳:抗疫冲一线,青年有担当


  2017级环境学院的研究生熊灿阳,担任班长,还曾获武汉市设计发明创意大赛三等奖,拥有一个发明新型实用专利。在临近毕业的春天,他逆行武汉,为家乡运送了一批珍贵的抗疫物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青年的担当。


  熊灿阳的家乡在湖北麻城,疫情刚开始时物资出现短缺,他瞒着父母报名成为了志愿者,随货车前往武汉,到湖北省团委搬运急需物资。一行8人6个小时搬运了10吨物资。回到家乡后,他继续投身抗疫一线,和父亲一起在街道执勤。


  亲历过疫情,熊灿阳对职业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即将成为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的一员。在疫情期间,这家企业成为修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主力军,这种责任担当吸引了熊灿阳。


  “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生活,虽然有时很枯燥,但这样繁杂的工作让我沉淀自己,更有耐心和韧劲。”熊灿阳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岗位上,做到业务精通、能力突出。


  走出校园,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轨迹。如今,毕业生们怀揣着自己的向往、家人的嘱托、老师的关心,奔向全国各地。当后浪涌入大海,翻滚在浪潮里,就是奔涌的浪花。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文字编辑庞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