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湖北高校校园文化成果评选揭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申报的《阅读点亮校园 书香滋养心灵》被评为一等奖。而就在今年上半年,该校还被评为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近年来,该校围绕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在“双一流”驱动下,撒播阅读种子,书香溢满校园。
倡导阅读 强化理想信念引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享有广泛的社会盛誉。高校“双一流”建设,必然需要特色的大学文化作为支撑。而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书香校园建设具有深远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作为高校而言,不仅是教育的殿堂,也是书香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读”什么?关乎书香校园建设的方向。在倡导阅读的过程中,学校把强化思想导向的正确引领放在突出地位。每年拿出专门经费,订阅党报党刊,分发到全校各个班级,便于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全校各个报栏,每天张贴党报,供师生阅读。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全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学校为师生们提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新版《中国共产党章程》等一批读物,并召集全校师生利用党组织生活会、团会、班会、研讨会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深悟透。
该校党委书记何光彩、校长王焰新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后,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有关思考,2017年12月7日共同署名发表文章《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另外,不少师生在校园舆论阵地纷纷发表研读十九大报告后的体会文章。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发表了系列讲话和论述,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学校编印了三万余册的内部学习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摘编》,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分发到全校每一位师生手中。何光彩勉励大学生:“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牢固树立理想信念,陶冶情操,砥砺品质,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把书香校园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他们不仅鼓励大学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等著作,还建议大学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用典》等书籍,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2017年8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公开出版后,学校举办阅读分享会,并组织青年学生到陕西省延川县开展社会实践,在探寻习近平同志成长足迹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出版之后,学校又组织年轻教师认真“备课”,为大学进行“领读”,其目的是让青年老师和大学学生产生同频共振,实现共同进步。
明确主题 撒播阅读的种子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鼓励大学生专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2016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组织“书香校园:荐读名品佳作”活动,列出“荐读名品佳作推荐书籍目录”共59册,其中将最终获选的20本图书,以展板形式在校园展出。针对获选图书,举办“荐读名品佳作”阅读报告会,教师和学生代表分享《伦理学的邀请》、《百年孤独》等书籍的“悦”读之美。
2016年3月,《温家宝地质笔记》公开出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院士专门进行推荐,他在推荐语中写道:“阅读本书,能深刻理解他从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报国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了学习校友的地质情怀,感悟地质工作的丰富内涵,同年5月,学校联合地质出版社举办了《温家宝地质笔记》读书交流会。
读书与成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15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校长王焰新开出十本书目,分别是《邓小平时代》、《史蒂夫·乔布斯传》、《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零边际成本社会》、《美的历程》、《艺术哲学》、《中国哲学简史》、《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阿司匹林传奇》、《竞争优势》。这些书涉及到传记类、历史类、艺术类、哲学类、经济类、科技类、管理类等。他强调:“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没有工作压力,没有家庭琐事牵绊,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要珍惜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成为时间与知识的主人。而读书,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途径之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阅读推广中,重视书香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学校有关教师承担了《书香校园建设: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的新举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基于书香社会建设的维度》等省级科研课题。而大学生不仅将阅读与成长、成才结合起来,还关注书香社会建设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2016年暑期到湖北老河口市农村,围绕“农家书屋”建设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受到湖北新闻出版广电局领导的肯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注重挖掘和树立阅读典型。图书馆通过2015年、2016年图书外借统计大数据统计,选出“借阅之星”、“跑馆达人”,并专门进行表彰,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推广阅读 书香溢满校园内外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就是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创新意识的源头在哪里?要么是在专业学习中,要么是在社会实践中,或者是在阅读的世界里。世界上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其国民多数都有长期阅读的习惯。围绕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前提是筑牢阅读平台。目前,学校纸质图书馆藏150万余册,近两年购置图书10万多册,年均文献资源投入经费超过1000万元。为了激发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学校还进行“私人订制”,自去年以来,该校连续2次开展图书荐购活动,让学生填写荐购单,推荐心仪的好书。此外,广大学生还可以进入图书馆网站个人主页“我的图书馆”荐购平台,勾选优秀的新书,最后由图书馆集中采购。
在书香校园建设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年推出了“书香文化节”系列活动。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阅读的洪流中,今年春天,学校图书馆还举办了“读书快闪”活动,200多名师生不仅集中朗诵经典名句,还到东湖磨山景区,身穿汉服表演,传递全民阅读的正能量。
知识因传播而美丽,阅读因漂流而芬芳,心灵因交流而贴近。学校图书馆连续举办两次图书漂流活动。这项活动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是指阅读者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捐献出来,然后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大家阅读。阅读之后,再重新投放到公共场所中或直接传递给下一个阅读者,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通过图书的传递分享快乐。仅在2016年,就有500余名师生主动参与到图书漂流活动中,争先恐后成为“首漂者”。
该校发挥大学生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读者协会、书香社等阅读类社团给予大力支持。学校还鼓励师生利用知识优势,在全社会传播阅读能量。2015年以来,该校先后有2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武汉市“十佳阅读推广人”。此外,广大师生撰写的读书评论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媒体刊发。
在书香社会建设中,学校出版社主动出击,开挖地学文化资源,出版地学科普图书,为书香社会建设贡献书籍。2017年12月初,该社出版的《地质探秘神农架》和《青少年系列科普丛书》,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优秀科普产品奖,《地质探秘神农架》2017年8月还被评为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奖。
书香社会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充分发挥图书资源丰富的优势,支持武汉创建“读书之城”,不仅图书资源逐步向市民开放,还与武汉市洪山区主办了“书香洪山,大学之城,悦读旅程”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根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制订了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为大学文化建设和书香校园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今后,学校将不断创新书香校园建设方式,用先进的文化浇灌师生的心灵,努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养人,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书写奋进之笔!(作者陈华文 屠傲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