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南燕: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教育新使命

发布时间:2023-11-28发布者:梁睿华浏览次数:

党委宣传部 曹南燕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与以往相比,这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本文以“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教育新使命”为题谈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几点体会。

一、中西文化和中西文化精神

1.文化和文化精神

文化,广义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有“六分说”,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社会关系、精神意识、艺术、符号、风俗习惯等六个层面。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文化精神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文化精神是文化系统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人和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三个方面。

现今为何如此重视文化?除人常说的几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国家、民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现今国人已经以国家文化而自豪,放眼望去,如今音乐、影视、书籍、动漫、游戏都在渐渐追赶和构建自己的文化阵地。

2.中西文化的源流与精神差异的表现

中国文化,从夏代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西方文化,从克里特文化算起的话,至今也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是源远流长的。

中国文化在中世纪非常繁荣。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崛起,中国文化开始相形见绌,开始显得相对落后,进一步反思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人的观念,在于国民性。中西文化各有优长,是处于同等水平的人类的优秀文化。应互相取长补短,平等交流对话。

中国文化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是循着一条所谓“以夏变夷”的路线发展下来的,各种异质文化在中国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面前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排拒,从而使儒家文化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唯我独尊的纯粹性。

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而东方人(中国人)重感悟与直觉。中国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西方文化重思辨,尚超越,学以致知。这种差异早在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就初现端倪,这一时期在世界不同区域形成了三大轴心文明,即中国先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在中西文化的两位圣人——孔子和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3.“轴心时代”即中西文化之分野

经历了“轴心时代”以后,中西文化开始向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引出来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协调的现实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西方传统文化精神则是“超越的浪漫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彼岸性的神人关系为目的,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一般而言,西方文化至少包含着三种传统,一种是希腊的,一种是罗马的,还有一种是基督教的。

轴心时代之后,中华文明的诸子百家哲学思想,和西方文明的宗教思想一直保持活力,规范和约束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千多年相对比较和平的时期。直到现代,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仍然在主导和左右着人类世界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传统教育的形成和演变

1.中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以前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商周时代,中国教育已有相当的积累,知识大体具备规模,这就为学校教育的兴盛发展创造了条件。西周时期已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2.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出现了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教育进入了“古典”时代,产生了私学和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群体,以及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教育家。不仅《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礼记》、《管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而且还出现了像《大学》《学记》《劝学》《弟子职》等这样的教育专著。这些教育专著是春秋战国时代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

3.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是中国教育史上三种重要的思想传统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儒家思想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儒家是“诚”的人生境界。

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有利于我们深入传统,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道家是“悟”的人生境界。

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佛教是“觉”的人生境界。

在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也是文化主流,道家与佛教的教育思想起辅助作用。

4.我们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教育中重新获得启示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三教充满了普遍和谐、圆融无碍的智慧。对于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取其精华,对于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才艺、经验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是智慧需加以传承。

梁启超先生说:“《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源泉。”所讲的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友悌”“仁民爱物”等核心价值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文化讲:人性是善性,人心是良心,人情是真情。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说文解字》解释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些不但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也是对世界人类教育宝库和世界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对此我们应该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弘扬。

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影响也体现在国家制度、教育制度、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贡献。

三.教育改革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1.科学技术可以从西方引进,但民族精神不可能从西方引进

500年前王阳明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出一套以“万物一体”为思想根基,以“心即理”为基础,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功夫,以“致良知”为大头脑的阳明心学体系。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1995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这九位老人“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历史证明,当代社会在精神文化领域所缺失的,正是当年九位老人《紧急呼吁》所呼吁的。现实证明,科学技术可以从西方引进,但民族精神不可能从西方引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引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源头之一,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是新时代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源泉。坚定文化自信绝非一日之功,唯有致力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提出:“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提到“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传统是通过教育得到延续的。”

2.教育是一种传承,是把文化知识和价值观代代相传

儒家思想强调学习、教育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儒家经典被作为教育的经典,被用来教导后代子孙。通过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心灵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国学热”,比如:穿汉服、行跪拜礼,让孩子背《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各式各样的“国学班”、“祭孔大典”等等。这说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斩不断的,它还有强大的生命力。

老祖宗留下的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戏剧医药等等值得今人好好学习和借鉴,不断提高在时代新人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了解原初儒家不能只看《论语》,还要学习《孟子》和《荀子》,而其他先秦诸子的思想理论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3.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文化自信

2022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这一对教育改革的基本定位告诉我们,教育改革要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要立足中国的传统和国情审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还要有能力整合和包容外来的优秀文化。

文化自信一方面体现在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其他文明和文化持一种理性、开放、包容的态度。对于国外的新兴技术和西方文化我们应该遵循伟人所说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中国传统教育在今天有重大的安身立命的意义,在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回溯中国传统教育,传承中国文化命脉,形成“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从而走向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教育的智慧也必将在文化自信中生辉。

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把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在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的同时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交流与互鉴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鲜明提出“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的重要论断,高校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希望中国青少年一代坚守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前不久杭州亚运会从开幕到结束无一不是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与10年、20年前相比,今天的青年拥有非凡的文化自信,这与多年来深入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是一个民族最动人的精神底色。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教育强国建设,把“七个着力”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和立德树人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史》上下卷,郭齐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01月

2. 中国孔子网  “郭齐家论传统教育:“三观”奠定中国特色”  2016-11-23

3. 《传习录》王阳明  三秦出版社  2018年

4. 豆丁网“浅论中国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精神” 白桦树 2008 2022-03-17

5. 《中西文化的精神分野——传统与更新》赵林 九州出版社2023-1


(2023年11月9日,曹南燕同志面向支部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讲课)